【地灾】鹰手营子区地质遗迹调查项目技术成果展示

2018-03-29| 发布者: 政工部| 查看: 2040| 评论: 0

摘要: 2017年3月,经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委托,我队地灾事业部承揽了承德市鹰手营子区地质遗迹调查项目。经过项目组全体技术人员一年的共同努力,查明了区内地质遗迹的分布、数量及类型,分析了区内地质遗迹形成原因,结合 ...


    2017年3月,经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委托,我队地灾事业部承揽了承德市鹰手营子区地质遗迹调查项目。经过项目组全体技术人员一年的共同努力,查明了区内地质遗迹的分布、数量及类型,分析了区内地质遗迹形成原因,结合其分布范围与保护现状,提出保护规划建议,为地方建立主题公园、地质公园,保护和开发地质遗迹打下坚实基础。同时,也为我队做实做强环境地质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。该项目于2017年12月圆满完成验收,并形成了技术成果《河北省承德市鹰手营子区、兴隆县岩溶洞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》,公开发表在《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》期刊上。(以下文章转载于《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》)


河北省承德市鹰手营子区、兴隆县岩溶洞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

摘要:鹰手营子区、兴隆县分布大面积碳酸盐岩地层,为岩溶地貌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。通过调查,了解区内概况、洞穴数量及空间分布,总结区内岩溶洞穴特征、成因机理和利用现状,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地质遗迹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    1.项目概况
    “承德市鹰手营子区地质遗迹调查”工作项目,归属于“京津冀地区地面沉降地裂缝调查及地质环境监测”项目,由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四地质大队承担。工作周期为2017年3月—12月。主要目标任务是系统收集该区已有地质遗迹相关成果与资料,开展承德市鹰手营子区、兴隆县地质遗迹调查,查明研究区内地质遗迹类型、基本特征、分布范围与保护现状,分析地质遗迹保护与科学利用现状,提出地质遗迹调查保护规划建议,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。通过前期资料收集、走访当地群众及相关部门,明确区内洞穴概况,确定调查内容及方向,通过无人机宏观记录、现场拍摄局部特写及测量收集数据,初步查明鹰手营子区、兴隆县一带岩溶洞穴的分布、现状及开发利用情况,提出地质遗迹调查保护规划建议。
    2.成果简介
    2.1溶洞资源概况
    调查区岩溶洞穴发育较好,资源相对集中,次生化学沉积发育,景观丰富。本地区共发现并调查13处洞穴,其中兴隆溶洞已建立国家地质公园,开发保护兴隆县蘑菇峪溶洞未开发保护较好,鹰手营子区四方洞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其他溶洞未得到有效保护,个别破坏严重(表1,图1)。

A—兴隆县兴隆溶洞;B—兴隆县蘑菇峪溶洞;C—鹰手营子区寿王坟杨庄溶洞;D—兴隆县姚栅子溶洞;E—鹰手营子区四方洞;F—兴隆县七仙洞

2.2溶洞分布特征

    溶洞分布具有密度低且相对集中的特征,主要以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为主进行东西向分布,区内岩溶洞穴的平均密度仅为0.05个/km2左右(图2)。洞穴多发育于河谷附近,尤以低山沟谷发育众多,如兴隆溶洞、蘑菇峪溶洞;另一部分发育于山体台坎处,该处溶洞呈层状发育,如安子岭溶洞发育于山顶台坎处,洞穴分2层,金牛洞分上、中、下3层。

依据洞穴长度划分:50500m的中型洞穴5个:兴隆溶洞、四方洞、蘑菇峪溶洞、金牛洞、安子岭溶洞;其余长度均为小于50m的小型洞穴,有20余个。区内溶洞主要以倾斜廊道的形式发育,依附地层产状或节理裂隙面扩展,且多数已被碎屑堆积物、泥土及其他杂质充填。洞穴形态结构单一,主要为平面线型,单一廊道式,分支洞穴较少,且空间有限。洞穴主要表现为裂隙式和岩屋式,以裂隙式洞穴居多,洞穴厅堂主要因崩塌作用形成,容积有限。洞穴堆积物以机械堆积物和化学沉积物为主,机械堆积物主要是洞内顶板应力过大造成崩塌形成,少数洞穴为外界物质堆积。化学沉积物集中于中型洞穴,且沉积类型多,景观丰富(兴隆溶洞)。溶洞基本发育于褶皱或者断裂处,主要沿3组裂隙发育:NE30°~40°、NE60°~80°、NW20°~50°。渗流带形成的溶洞因渗流带环境影响,未发育至最大程度,仍在发育;处于现代侵蚀基准面附近或封闭良好溶洞,仍继续发育;高于现代侵蚀基准面且空气流通良好的溶洞,已停止发育。

洞穴平面形态多为单一廊道式。地层岩性多含夹层,因此廊道简单较规则,化学沉积致使部分廊道变窄,不规则。支洞较少,且长度有限,或呈窝形。洞穴纵剖面形态:第一类,多层式洞穴,由竖井或陡坎连接。该类洞穴形成于地壳间歇性抬升过程中,有较强的水动力作用。如金牛洞的上、中、下3层洞穴;第二类,倾斜式洞穴,主要是沿倾斜的岩层层面发育的洞穴,如兴隆溶洞。洞穴横断面形态依附于溶洞发育程度和成因。形态极不规则。总体看来,多呈尖角、锯齿状,断面以上拱形、裂隙形态出现概率高,主要因为本区内的溶洞在溶蚀作用的情况下,还会受到物理风化作用影响。

    2.3溶洞成因机理

1)包气带洞穴。①机械作用为主。调查区属半干旱—温带气候,雨热同期,降雨集中形成径流水,机械冲刷能力强,沿节理裂隙延伸,形成凹槽。本区碳酸盐岩为机械风化作用提供了基础物质,不纯的碳酸盐岩夹有燧石条带等硬质层,在强水流冲刷下,结构稳定性下降,进而崩塌成洞穴。②渗流作用为主。这类洞穴多见于沟谷陡坎和山体汇水区,水流渗入垂直于地面的裂隙节理,随着外界CO2溶入水中,使得水体侵蚀能力强,裂隙开始扩大,水流渗入速度加快,与围岩交换物质时间缩短,间歇性的水流,使得洞穴难以扩大,最终形成下切的裂隙型溶洞。当水体遇到隔水层或地下水位,水流转变流动方向,洞穴横向扩展,溶洞容积扩大或形成扁平洞穴。

2)潜水面饱水带洞穴。以四方洞为例,位于水面附近,河道弧外侧,雨季水量大,流速快,对山体压力大,水流沿节理裂隙挤压溶蚀,形成洞穴,雨季后,水量减小,洞道崩塌进一步扩大,如此反复形成洞穴,洞内流痕指示同一方向,洞内堆积物为河流相砾石、砂等,可用于判断水流方向及侵蚀批次。

3)多循环洞穴。兴隆溶洞和蘑菇峪溶洞现处于渗流带环境下,但洞穴形态特征与化学沉积物属于饱水带产物。该类洞穴起源于饱水带,形成洞穴,后被抬升至包气带,经历渗流溶蚀作用改造。主要经过4个动力作用过程:初始溶蚀过程、地壳抬升过程、包气带过程、渗流作用。

    3.成果意义

通过对鹰手营子区、兴隆县溶洞的调查,确定分布范围与保护现状,总结鹰手营子区、兴隆县溶洞资源特征,划分成因类型和成因机理,为更好的保护和开发地质遗迹,为地方建立主题公园、地质公园、遗址公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(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四地质大队 杨林 周文佳 张小朋 贾会会 薛建志,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 陈梓慧 董颖供稿)


手机版|小黑屋|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四地质大队 | 企业社区 ( 冀ICP备17025134号-1 )

GMT+8, 2024-4-19 23:41 , Processed in 0.085568 second(s), 1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 
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四地质大队

官网:cdhk514.com
【电话】0314-2150147
【地址】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南园东路